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1)

2015-10-07 15:58:13 来源:-新东方在线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辅导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