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课外活动的形式

2015-10-24 15:45:39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与教学活动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课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其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一)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由教师、学校等教育机关针对某一年级或某种程度的学生的需要而组织的由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是课外教育活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问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活动有全

  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则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这种活动有一定的声势,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

  1.报告和讲座

  这是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根据情况和需要,学校可以举行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时事报告,庆祝革命节日、纪念日的专题报告,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科普讲座、文艺讲座等等。

  这些报告和讲座的主讲人,可以是教师、辅导员,可以是专家、教授,也可以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对于某些报告和讲座,还可以由高年级学生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承担,学生听来更感亲切,容易收到好的效果。这些活动可以由学校领导组织,也可以由少先队组织举办。开展这些活动要求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会场的布置要注意艺术性,能突出主题,做到既简朴、严肃,又新鲜,具有吸引力。报告或讲座的内容应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切合学生实际,主题要明确、单一,富有教育意义。一般来说,报告和讲座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情绪而影响效果。

  2.各种集会

  群众性集会能围绕主题迅速而有效地传播知识和思想,形成一定的声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集会的主题多种多样,学校的集会一般有:革命假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的群众性集会,与科学家、作家、英雄模范的见面会,文史、数理、科技等各种科学晚会,纪念性的、知识性的、娱乐性的诗歌朗诵会和文艺表演会,等等。集会的事前准备工作要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原则下进行,集会的内容、形式要适合学生的身份和年龄,而且不宜过多,不可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各种比赛

  比赛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竞赛活动,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比赛的活动内容多样化,有体育竞赛、学科竞赛、智力竞赛、书法比赛、科技表演,等等,这些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群众性活动。活动可以是全校性的、班级性的或小团体性的,也可以是校际性的。这些活动最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这是组织学生进行群众性实地学习的良好形式,也是受学生普遍欢迎的一种活动。如参观革命圣地、工厂、农村、博物馆等,这种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访问专家、学者、英雄、模范等,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查社会民情、建设成就以及各项改革成果等,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这些活动能使学生增长见识和才干,扩展阅历,陶冶情操,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现实的、生动的教育。

  5.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是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育活动,如宣传交通安全、美化环境、帮助孤寡病残、校园绿化、校舍设备维修、整理图书等。在节假日和日常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商场等去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扩大与社会、群众的接触面,树立为社会尽职尽责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校更应该注意经常组织他们参加这些活动。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公益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不要把它当成单纯的体力劳动,或者是赶时髦、走过场,它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要措施。组织这类活动应体现教育目的,建立良好的劳动制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力,防止把学生当做无偿劳动力单纯使用,同时要及时汇报劳动服务中的好人好事。安排社会公益活动尤其要处理好与课堂学习的关系,占用的时间比例要适当。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以自愿结合原则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小组,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和培养专门人才。因此,小组活动的开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状况及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小组活动在层次上有校级的和年级或班级的。小组人数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参加者的愿望而定,一般10~20人为宜,有的活动小组要求参加者众多,可再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在吸收成员时,应以对该项活动有兴趣的学生为对象,对愿意参加的学生不应以课内成绩为条件加以限制。在组建小组时,要动员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项目的活动,但不宜参加过多的小组活动,以免负担过重。这类小组可以聘请有经验的、责任心强的教师任辅导员,也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这种校外辅导员既可以是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体育工作者,也可以由有专长的学生家长担任。每个小组可以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日常工作和组织活动。小组活动要制订活动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日和活动时间,有辅导员的具体指导,有严格的纪律制度。小组活动的成绩可以通过汇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以巩固成果和推动活动的发展。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按照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某门学科的知识有重要作用。学科小组一般按年级组织,因为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近,便于开展活动。随着年级的升高,程度可随之加深,但也要灵活掌握,不要"一刀切".有的小组根据其活动内容特点;也可以吸收其他年级的学生参加。

  2.技术小组

  这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这些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成为科技队伍的后备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小组的活动要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技术小组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小组活动的任务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作业来实现。

  3.艺术小组

  艺术小组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艺术小组的活动不仅使小组成员受到教育,而且能够活跃全校的空气,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4.体育小组

  体育小组是将对体育活动有特别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体育技巧训练的组织。体育小组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学生对某项运动的爱好,可以提高其运动成绩。

  (三)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各种书籍,写读书心得,记Fl记,进行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制作标本,唱歌,体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改革活动等等。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扩大和加深他们的知识,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高独立从事艺术创作和体育锻炼的习惯。此外,尤其是对学生了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新信息显得更为重要。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好学生的课外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除了根据人数和规模划分外,还可有其他多种分类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如课外阅读、科技实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墙报、小组活动等;短期性活动,如训练班、演出队、"科技活动月"、"宣传周"等;临时性活动,如报告、讲座、竞赛、表演、参观、劳动等。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报告、讲座、阅读、创作练习等)、室外活动(体育锻炼、校园劳动等)、校外活动(调查、访问专家、社会服务等)。根据活动机能分,可分为接受性活动(讲座、报告、阅读等)、创造性活动(科技制作、制作练习等)、训练性活动(文娱、体育训练等)。分类是为了建立科学的课外活动形式和方法体系,以提高对活动形式和方法的理解,提高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的自觉性。以上几种分类法启示我们,在选择和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时,应注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相结合;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训练性活动相结合。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