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辅导:学生

2015-10-26 13:17:57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人”,教育的价值也是从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学生。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地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类的教育史证明: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从了解学生开始。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远未成熟和定型,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他们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都处于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育内容正确、教育方法适当、教育设施齐全,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甚至成为国家栋梁,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反之,则可能造成学生畸形发展,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可塑性,教师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完全可以使青少年学生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健康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主要包括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持之以恒地深入研究学生,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方法、途径;其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要相信只要我们找到因材施教的办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才;其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会有反复,也会有迷惘,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困惑,走出迷失。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的发展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场景来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在教育这种特定环境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由于相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都需要借助教师的教诲才有可能。此外。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使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这种天然的权威性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优良品德形成到各种技能的获得,从能力的提高到智力的发展等也毫不例外地离不开教师的教育。

  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们具有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地说,第一,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制约。承认学生独立性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承认独立性也就承认了学生发展过程的多途性、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差异性。第二,选择性。它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特点。学生对教学的影响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不是盲目地模仿,而总是根据主体的条件(愿望、态度、能力等)来进行选择。不过,选择的效果如何,还依赖于学生已有的主体能力和环境提供的支持度。第三,调控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如学习困难时,激励自己;有了成绩,告诫自己不要骄傲;学习目标不恰当时,及时调整修正;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等。第四,创造性。它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科学地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并创造具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第五,自我意识性。即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的状态及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情感、态度、行为等的自我认知。主体认识自己越全面越客观,主体性就可能越强;反之,自我认识的水平低,自我调控能力就可能差,自我刨造和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就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出学生是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同时还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因此,教师能否珍惜和巧妙地运用其权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教师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是滥用权威,将阻碍学生的发展。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