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辅导:人的发展概述

2015-10-26 13:28:41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内容提要]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中的又一重要规律。本章针对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这一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为基础,概述了人的发展的含义,介绍了历史上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分析了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差异性这一发展规律。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小学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任务。

  [学习目标]

  1.识记人的本质的概念,识记遗传、环境的概念。

  2.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了解历史上几种不同的人的发展观。

  3.理解并掌握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重点理解与掌握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重点理解与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应如何遵循这些规律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6.理解小学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特殊任务。

  7.能够运用本章的有关理论分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正确认识,只有在这一前提和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一、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作为生命存在体中的一种高级动物,人首先具有其自然或生物属性,表现出为维持自身生存和保存自己物种延续与发展的生物本能等生物特征。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但是,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使人超越了其自然属性而有了与动物相区别的独特性——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包括: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即人总是处在特定的人群、团体和社会中,并与社会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以及人伦关系中的道德性。此外,人类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意识、思维、想象等精神性或心理特征,表现为人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自我意识和价值定向性等,这更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正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结合,构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因此,人是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

  然而,人类对自身的这样一种认识,却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直观到深刻、理性的漫长的探索过程。对于人性、人的属性以及人的本质的认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观点,试图揭示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但由于其观点及理论的局限,要么是唯心主义的,要么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认识论,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出对于人的科学认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其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全面地考察了历史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而具有的本质特征。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使人由一般的生物性存在而成为现实性的社会存在,从而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我们研究人的发展和对人进行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它说明人的发展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同时,人的发展和对人的教育也都不能违背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探索人的发展必须把人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