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及练习题(5)

2016-10-23 23:21: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循的总目标;培养目标则有其具体性,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不同,这就使各级各类学校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从而保证了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3.教育目的的功能

  A.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第一,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为教育“为谁培养人”作了明确规定;第二,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第三,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第四,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

  B.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第一,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第二,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第三,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C.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第一,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凭借;第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D.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第一,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第二,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

  4.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A.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是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A.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因此,他们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及层次水平等,自然就会以其可行性前提成为教育目的确定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B.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去实现;

  C.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3)人们的教育理想

  5.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及代表人物

  1)无目的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

  3)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等

  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

  6.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第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4)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为首);2)智育;3)体育(为魂);4)美育(为本);5)劳动技术教育。

  9.素质与素质教育

  1)素质与基础教育 第一,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第二,心理素质;第三,社会文化素质。

  2)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特征: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第二,教育内容的基础性;第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性;第四,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第五,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10.素质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11.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

  2)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3)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地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5)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强化练习题

  1.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B)。

  A.调控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2.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D)。

  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青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3.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A)。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C)。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5.“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D)。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