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2017-06-29 09:41: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一、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历史上德育原则的有益经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德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揭示出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从而制订出正确处理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深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其中,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当然,教学这个途径也不是的,只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进行德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订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助友爱、团结合作、遵守纪律与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

  (三)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练。在劳动中,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从而培养爱劳动、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许多品德。

  (四)共青团活动

  共青团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品德。

  (五)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争取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特别要精心组织、培养健全的班集体,并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以上几条德育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德育途径的整体。学校应全面利用各种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最大的整体功能。

  三、德育的方法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二)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目的性。说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冗长,唠叨。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所选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③注意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④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使教师讲的道理易被学生所接受。

  2.榜样法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从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明确前进的方向,获取前进的动力。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习榜样的身世、艰苦奋斗的经历、伟大卓越的成就、崇高光辉的品德,特别是了解那些感人至深、令人起敬的事迹,使他们在心灵上对所学榜样产生惊叹t爱慕、敬佩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3.锻炼法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有效地锻炼有赖于严格要求,进行任何一种锻炼,如果不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是马马虎虎,那就会搞形式主义,不可能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内心感到锻炼是必要的、有益的、有价值的,他们才能自强不息,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获得最大的锻炼效果。③注意检查和坚持。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锻炼过程。前紧后松,一曝十寒,时冷时热,都无益于品德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锻炼,要强调自觉但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督促、检查,还要引导他们长期坚持下去。

  4.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情境。这种环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陶冶学生,不仅与教师对学生的说服教育不矛盾,而且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创设的情境自发地影响学生,还需要教师辅之以启发、说服。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和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为地创设,但这决不能只靠教师去做,应当组织学生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境。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出的否定评价,以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有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等。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做到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奖励与处分一定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不主观片面,不讲情面。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奖惩由少数人决定,难免主观武断,出现差错,得不到群众支持。只有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使奖惩公平合理,富有教育意义。③注重宣传与教育。进行奖励与处分,都是为了教育和提高学生,不只是教育被奖惩者:也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所以奖励与处分要有一定形式和声势,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并通过墙报、广播、橱窗等加以宣传,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