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考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21-04-16 07:06: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部分内容一直作为考试的重点,尤其是人本主义这部分内容。一般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单选题,主要考察对于人本主义的理解,往往以识记类题目出现;二是简答题,考试经常会以人本主义核心观点提问。考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不仅要明确知识的含义,同时也要了解题中答题要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受当时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学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与其它心理学派不同,它主要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人本心理学的形成,为人类了解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所以又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四位: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和布根塔尔。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组织,第一次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在美国成立,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布根塔尔担任了第一任主席。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一方面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

  1、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显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罗洛·梅还认为人性既善也恶。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另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在单选题中如果题干描述“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或者“人性本善论”,则体现的是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马斯洛还将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经历着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停止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人的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不同的是,这类需要越被满足就越产生更强的需要,没有严格的等级高低关系。马斯洛主张,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在单选题中一般以举例子的形式考察,题干中出现饥,渴,衣,住等字眼,对应的就是生理需要;题干中如果出现人身安全,健康保障,道德保障,工作保障等字眼,对应的就是安全需要;题干中出现被人爱与热爱别人,交友,被团体接纳等字眼,对应的就是归属于爱的需要;题干中出现自尊,受到被人尊重,认可自己实力和成就,渴望赏识与评价等字眼,对应的是尊重的需要;题干中出现追求自我理想,发挥自我潜能和才能,创造力等字眼,对应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简答题中会直接提问“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马斯洛内在学习理论

  马斯洛认为外在学习是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其着眼点在于灌输而不在于理解,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马斯洛批判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外在学习,学习活动不是由学生决定的,是由教师强制的。马斯洛认为,理想学校应反对外在学习,倡导内在学习,所谓内在学习就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这种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打破各种束缚人发展的清规戒律,自由地学他想学的任何课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单选题题干中如果出现内在学习和外在学习,考生要知道马斯洛倡导内在学习,批判外在学习,主要考察人物的观点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

  4、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关注学习内容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作出的一种自主、自觉地学习,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在单选题干中如果看到是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内容,且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考虑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就比如说孩子摸到了热水壶,觉得烫,然后获得了热水壶会烫手的知识,这个就属于罗杰斯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5、学生中心教学观

  罗杰斯主张用“学习促进者”代替教师这个称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在单选题中主要考察对应性的单选。需要考生将这部分知识识记。

  【试题练习】当一个孩子触摸到一个取暖器时,他就可以学到“烫”这个词的意义,同时也学会了对所有的取暖器都要当心,迅速学到的这些内容和意义都会长期保留在孩子的记忆中。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认知学派的有意义学习

  B.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

  C.行为主义条件反射

  D.新行为主义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解析:在这个例子中,这个小孩不仅学会了“烫”的定义,他的生活经验和态度也得到了改变。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知识之外,学生还获得了其他方面的的成长,这就是罗杰斯所提出的意义学习。他认为,学习不仅仅只涉及到事实的积累、知识的增长,它应该还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情感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的重大变化,能与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

  【试题练习】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如果学生害怕老师,不愿上学,说明他在班上缺少( )的需要。

  A.归属与爱

  B.自我实现

  C.自尊

  D.求知

  【参考答案】A。解析: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题干中学生害怕老师,不愿上学,正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缺失所致。


本文关键字: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