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高频考点:教育目的

2021-06-13 10:52: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高频考点六: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理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本文关键字: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