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材料分析之学生观答题小技巧

2021-07-17 10:32: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材料分析之学生观答题小技巧

  一、考情方面看一看

  学生观作为职业理念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证笔试中一直都是一个常考考点,少则一个单选题,多则一个材料分析题,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学生观的基本考点。

  二、基础知识梳理

  学生观一般分成2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另一方面是幼儿“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今天小编重点为大家梳理一下中小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为什么是发展中的呢,首先是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具体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和个别差异性-答题小技巧:从规律二字切入。其次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答题小技巧:从学生(儿童)能进步,能改错切入。最后是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答题小技巧:原谅学生(儿童)的错误;容错教育

  2.学生是独特的人。首先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答题小技巧:因此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关注特长、闪光点。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答题小技巧:考查点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答题小技巧:尊重学生(儿童)的想法;发挥学生(儿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答题小技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既是法律上的权责主体,也是道德上的权责主体。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答题小技巧:从尊重保护学生的权利切入。

  口诀妙招记一记:两独一发

  易错小点辩一辩

  备考小贴士: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教师资格考试单选和材料分析的常考点,目前考查的频率在6到7次。学生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其中较为相似的部分,注意多积累相似知识的对比点和记忆口诀,这样才能更灵活的应对单选和材料分析题。

  三、相关题目

  1.有一天,李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英语公开课,听课的一位教研员发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无精打采,也不跟着课堂的节奏走。趁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教研员悄声问坐在最后一排的那几个学生怎么回事。那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明了缘由,原来那几个学生都是班上的英语“差生”,上课之前,李老师特意安排那几个学生坐在最后面,以免影响公开课的效果。下课之后,在与李老师交谈中,教研员说:“既然那几个学生英语学习跟不上,为什么不给那几个学生另外布置适合他们的学习任务呢?哪怕让他们记住几个单词也比干坐一节课好啊!”李老师一脸茫然,并不认可这个建议,只是勉强点点头。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3.【答案】解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反了“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老师把跟不上英语学习的同学称为“差生”并且安排在最后排,这说明李老师不相信学生是有潜力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李老师没有深入了解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就把跟不上学习的统称为“差生”,并且也不接受给“后进生”布置适合他们的任务,这违反了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学生无精打采是因为没有兴趣,而李老师只顾自己讲课,而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违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意义的人。

  综上所述,李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理念。


本文关键字: 小学综合素质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