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4 16:17:03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1.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2.中学生青春期生理的变化不包括( )。
A.身体外形
B.体内机能
C.内脏功能
D.脑的发育和性的发育、成熟
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提出的根据是人的发展的( )。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5.( )主张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查。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分组教学制
D.个别教学制
6.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品德与修养
D.综合心理特征
7.“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这是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
A.卢梭
B.康德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8.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上课
B.备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9.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10.属于奥苏伯尔认为的学习内部动机的是( )。
A.成就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交往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11.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2.利用网络关系图可以图解各种观点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这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它的本质是( )。
A.就是实际意义的上课
B.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
C.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知听者
D.向别人呈现自己的教学形象
14.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D.道德意志薄弱
15.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B.劳动 C.共青团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6.狭义的德育专指( )。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17.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和( )。
A.培养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目标
D.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18.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19.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20.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
A.只采用说服教育法即可
B.可以采用适当体罚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
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21.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这属于哪种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
A 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示范法D.代币疗法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
23.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24.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这种方法是精细加工策略。
2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简述课程理论的流派。
27.简述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
28.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9.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30.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
问题: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31.2002 年河北省永年县一名学生答写高考数学试卷时在卷面上偷偷画了一个人头,并在旁边写着“看,这个丑陋的人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其数学分数因此被阅卷老师扣掉了 30 分,并得到了阅卷委员的一致同意。
2000 年美国迈阿密的一所中学,学生阿瑟答完数学试卷后,在卷子上画了一个肥胖的数学老师的画像。数学老师在批完卷子之后,用红色的铅笔把画像上那个肥胖的身躯改成肌肉发达的样子,然后写上“这样看上去更美些”。过了几天,阿瑟送给数学老师一些关于如何减肥与锻炼的简报。
问题:同一类事件引出不同的结果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教学。
2.C【解析】中学生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和性的发育与成熟。
3.D【解析】“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提出来的。
4.C【解析】德国在 1619 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令,是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5.A【解析】题干中所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6.D【解析】一般认为,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B【解析】康德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8.A【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9.B【解析】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10.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11.C【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将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12.B【解析】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PQ4R 方法是一些常用的组织策略。
13.C【解析】说课就是教师针对具体课题或者具体的一个观点或问题,口头表述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14.D【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的作用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
15.A【解析】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中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16.B【解析】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17.D【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18.B【解析】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19.B【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20.C【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在实施说服教育法的同时应该结合纪律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1.A【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二、辨析题
22.×【答案要点】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23.×【答案要点】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容量很大,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 7+2 个组块。瞬时记忆具有时间短、容量大、形象鲜明、容易衰退的特点。
24.×【答案要点】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5.√【答案要点】首先,教学有法。在教学中,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可以供选择与采用,每种方法的操作均有一定的程序与要求。其次,但无定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生硬使用已有的教法,这样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为了取得好的教学结果,教师只有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呈现出无定法。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1)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
(3)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27.【答案要点】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
(1)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掌控。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28.【答案要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9.【答案要点】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可根据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教师要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还要了解他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社会活动。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还要注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
31.【答案要点】从教师的角度看,案例反映出不同结果是批判与赏识、专制与民主、不合乎教育规律与合乎教育规律性。之所以同一类事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重传统与权威的认知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认为漫画是对其权威的挑战,对其地位的威胁。而在美国,其主导价值体系包括经济主导原则、契约原则、民主原则和尊重个人原则,因而教师能够以平等的心理对待漫画,采取一种人性化的方式疏通师生沟通方面存在的障碍。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蕴藏于教育之中的。案例揭示出文化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上,对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性质发生直接作用。
本文关键字: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资笔试 | 【直通车】2024上中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详情 |
【无忧班】2024上中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联报班】科一+科二+语/数/英/音联报 | ¥293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中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中学教资单项班 | ¥7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 |
小学教资 | 【直通车】2024上 小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优惠 |
【无忧班】2024上小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小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小学教资单项班 | ¥9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