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6 10:07: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为科学,应该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教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亚里士多德
D.杜威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3.( )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A.卢梭
B.康德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4.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
A.写好计划
B.准备教具
C.设计教法
D.课上及课下练习题
5.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作业、实验等是( )
A.运用知识
B.检查知识
C.领会知识
D.巩固知识
6.对九年义务教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系统的基础
B.普及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
C.我国早就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D.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7.知觉的( )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A.恒常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A.官能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巴甫洛夫、桑代克、( )等。
A.苛勒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斯金纳
10.(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A.教育内容
B.教育计划
C.教育目的
D.教育大纲
11.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惩罚服从取向
B.寻求认可取向 C.社会契约取向
D.普遍伦理取向
1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3.( )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A.德育内容
B.德育形式
C.德育原则
D.德育目标
14.就升学指导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思想指导、复习指导、( )。
A.考试指导
B.心理指导
C.就业指导
D.学习指导
15.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动机
B.需要动机
C.内部动机
D.隐蔽性动机
16.( )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
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1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8.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9.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A.精神分析法
B.认知改变法 C.行为改变法
D.运动改变法
20.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21.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说课就是上课。
2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具有绝对性影响。
24.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25.智力高的人,创造力必定也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27.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28.简述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2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30.初中生陈某数学总是考不好,后来他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的考题都是课本里面的习题。于是他把课本里的习题都背了下来,那段时间他一连考了六个一百分。数学老师怀疑他作弊,就编了一套考卷让他做,上边的题目全是高一年级的,陈某不会,数学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用毛笔在他的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说请他吃鸭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从此,陈某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下列案例中的数学教师违反了哪几条德育原则?请做具体分析。
31.某高中教师孙老师在谈到数学教学经验时指出,首先,通过各种方法,如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和完善智力素质。其次,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三,从教学学科特点出发,在学习上指导学生注意追根究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四,鼓励学生采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寻找各种数学规则、原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站在系统的高度选择教学知识,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第六,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请分析孙老师的以上做法符合哪些促进迁移的教学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是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教育学家。
2.B【解析】根据题意,意指听说不如自己亲眼所见,凡事自己所亲历的才是可信的。在教学中反映了直观性的原则。
3.D【解析】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4.C【解析】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5.A【解析】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如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作业、实验等。
6.C【解析】A、B、D 三项都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说法。
7.B【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8.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最早对迁移现象进行系统解释的学说,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9.D【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
10.C【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1.D【解析】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是指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12.A【解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13.D【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4.B【解析】就升学指导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思想指导、复习指导、心理指导。
15.C【解析】内部动机是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16.B【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7.A【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8.C【解析】艾里斯提出了情绪辅导法。
19.C【解析】“强化法”属于强化理论的运用,强化理论则来源于华生、斯金纳,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20.A【解析】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基本方法。
21.C【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二、辨析题
22.×【答案要点】上课是教师依据自己所编制的教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上课有具体的教学主体对象,有具体的师生配合过程,有一定的教学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说课则不同,是由说课教师给特殊听众(领导,专家或同行)将自己所教某节课的内容讲出来,它侧重于理论阐述,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
23.×【答案要点】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者把遗传看成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人的智力、能力和个性都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的。他们否定教育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认为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只在于延迟或加速遗传能力的实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24.√【答案要点】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因此,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25.×【答案要点】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1)关注学生发展。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2)强调教师成长。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教师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27.【答案要点】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人格动力系统: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动力系统。
(2)人格发展的阶段:①口唇期(0~1 岁);②肛门期(1~3 岁);③前生殖期(3~6 岁);④潜伏期(6~12 岁);⑤生殖期(12 岁至成年)。
28.【答案要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1)忧郁。忧郁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
(2)狭隘。狭隘是指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纳他人, 也不理解他人。
(3)妒忌。妒忌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一种复合情绪。
(4)残暴。残暴是指中学生对他人或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行为。
(5)恐怖。恐怖是指中学生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点物体、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表现出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惧感,如怕针、怕黑暗、怕鬼怪。
(6)敏感。在学校中有部分中学生表现出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为此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29.【答案要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1)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疏导原则。当学生的情况与往常不同时,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原因,而不能怀疑学生、故意为难学生。
(2)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应该尊重学生,注意批评的方式。
(3)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却还不成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因此,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并且该生记忆力好,也应从这一方面培养该生的学习效果。
31.【答案要点】孙老师的做法符合如下促进迁移的教学规律:
(1)传授基本知识。每一门学科中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孙老师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将学生的基础打牢,在此之上,学习才能有效地迁移。
(2)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孙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不同的知识之间的相同要素,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了学习的迁移。
(3)教授学习策略。孙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发现规则和原理及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材料中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设计情境性教学。孙老师注意将教学的内容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本文关键字: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资笔试 | 【直通车】2024上中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详情 |
【无忧班】2024上中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联报班】科一+科二+语/数/英/音联报 | ¥293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中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中学教资单项班 | ¥7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 |
小学教资 | 【直通车】2024上 小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优惠 |
【无忧班】2024上小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小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小学教资单项班 | ¥9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