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奏汉文学

2023-08-21 20:25:00 来源: 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资笔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的进行复习备考,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奏汉文学”,希望能给备考小学教资的同学带来帮助。

  秦汉文学是指秦统-中国(前221年)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的文学。

  秦王朝灭六国而-统天下。为巩固其专制地位,焚书坑儒,结束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在文学史上可传的东西很少,大致只有《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

  《吕氏春秋》为秦丞相吕不韦门客集体所著,以儒学为中心兼收先秦各家学说,内容以政治为主,涉及广泛,故-向被列为杂家。《谏逐客书》是秦丞相李斯为劝阻始皇驱逐非秦国人所作,文辞华丽,气势奔放,说理透彻,是传诵的名作。

  汉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汉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治国,思想活跃,文化呈多元综合形态,文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从文体上看,汉代文学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分骚赋、大赋和小赋。汉代散文主要有论说散文和史传散文。前者是由先秦诸子发展来的。以汉初最发达,后者主要是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发展来的,出现了《史记》、《汉书》这样的巨著,尤其是《史记》,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

  1.《史记》与《汉书》

  《史记》是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今陕西韩城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其记事时间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是我国第-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32—92),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记载两汉230年间的历史,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起,至王莽皇帝四年(公元23年)止,全书共100篇,分120卷。

  2.诗歌

  汉诗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诗,乐府民歌成就较高,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叙事为主,多用比兴铺陈,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朴素自然,对当时和后世诗歌创作均有深远影响,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它是在民间五言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东汉才有完整的作品,《古诗十九首》是其成熟的标志。

  汉代习惯把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无穷。其中《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在结构和叙事的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奏汉文学”相关资料,更多资料请关注新东方在线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最后预祝大家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