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2015-09-24 13:01:00 来源:-新东方在线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2.【精析】C刺激分化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 反应。

  3.【精析】C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

  4.【精析】C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 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5.【精析】C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

  二、填空题

  1.获得评价 2.负强化

  3.相互作用 4.有意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结构 5.惩罚

  三、简答题

  (1)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二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四、论述题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