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19:54:12 来源:-新东方在线发表评论
阅读是教师职业活动的重要任务。阅读过程中有多种能力因素发挥作用,因此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是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阅读的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不懂其含义所致的。因此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非常重要。二是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便。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刊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业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三是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在阅读
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有的字也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或《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查阅,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同时,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句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是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重要概念的一般意思和特定意思,属于阅读中对“点”的考查。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关键词语特定含义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细节的捕捉鉴别能力。即使在干扰信息比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准确的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一)重要概念
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与文段的整体内容或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对于这些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掌握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
1.与写作对象或文段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
2.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的概念;
3.反映具体语境的概念。
(二)技巧点拨
在阅读理解题目中,重要概念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相对应的解题思路也有所区别。具体来讲:
1.直接提炼要点
有些题目以解释概念的形式出现,即以诠释的形式出现。在文段中,一般概念的基本含义交代的非常清楚,通过详细阅读材料即可找到答案。因此,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提炼相关要点。
2.联系文段背景
有些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在文中非常明显,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具体的文字表达;而有的词语或概念则相对隐晦,没有具体的文字与之相对应,需要考生结合文段背景,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找出概念含义。
3.结合上下文语境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考查词语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时必须将词语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敲词语的含义或指代内容。
4.分析指代意图
有些词句理解型题目,以解释代词的内容为形式来进行考查。如“这”“它”等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必须通读材料,分析作者意图,理解代词的所指。
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此处的“含意”与前面理解词语的“含义”写法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含意”是(诗文、词语中)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考查的是分析能力,是对“面”的考察,如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对文章要点的总结或概括。既要考查从文中直接提取信息的基本功,又要考查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从而经过思考得出自己结论的综合能力。
(一)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
1.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
2.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语句;
3.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实质:一是将使用修辞手法形象化了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二)技巧点拨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考查两点:一是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含意,既包括字面意思,也包括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以及言外之意;二是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里的“重要句子”包括很多,可以是揭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高频词句、起始句、结尾句等,可以是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还可以是含意深刻、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句子。除了从内容人手外,还可以从结构人手,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文中词句的含意,尤其是重要词语、句子的含意,是把握文章旨意的前提。
1.作答流程
(1)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文段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比如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特别是要关注后面的题目,从题目的要求中揣度文章的大概主旨。明确作者的出题意图后,再整体把握材料,就可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2)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材料,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阅读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样,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3)尊重原文、摘取信息
词句理解型题目的答案通常就在原文中,不需要凭空想象。离开了原材料,会出现答不准、答不全的情况。在原文中找答案是准确解答题目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可以从文中概括提炼的。同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4)先拟草稿、再写全写顺
作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踩点”给分,二是文通字顺。根据阅卷规则,多写一般不扣分,在不限定字数的情况下可在答题时尽可能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同时要保证字迹清晰、条理清楚。阅读理解题与作文一样,十分注重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为了确保答题质量、提高得分率,作答时应该先拟草稿再反复修改。
2.答题技巧
准确快速作答阅读理解题可以采用语境分析法、修辞提示法、层次划分法。
(1)语境分析法
①联系上下文
与理解词语一样,理解句子的关键也是联系具体的语境,而非孤立地看某一个句子。在题目中,所考查的句子含意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意,这时必须将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②联想文段背景
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因此在解答阅读理解型题目时,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句子的含义,也就是所谓的“由事及义”的联想。“事”是与词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理解重要词句的“义”。
③把握标点提示
在题目中,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能够指引我们在文段中找到句子的准确含义。冒号、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其后的内容则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因此,若在所考查的词句后面出现了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要加以重视。
(2)修辞提示法
在题目中,有些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这时在理解词句含意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对解题助益良多。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喻象反双借与对”,即比喻、象征、反语、双关、借代和对比。为了方便记忆与理解,修辞提示法的使用规则总结为:
词句理解六辞格,喻象反双借与对。
比喻关键找本体,象征则要看对象。
如果理解反语意,褒贬互换要记牢。
双关你要想一想,到底它双的是啥?
借代种类有很多,抽象意义最常考。
对比要比比变化,还可已知推未知。
对词语、句子比喻义的理解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人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理解词句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句的象征对象。
理解词句的双关义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借代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以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Et边来”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特征代本体(如“旌旗十万斩阎罗”中借“旌旗”代军队),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等,其中具体代抽象考查得最多。因此在做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对可表示抽象意义的概念,可首先从借代义的角度来考虑。运用了对比辞格的,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对比结果,看对比双方前后有无发生变化;二是根据一方的特征推断另一方的特征。
(3)层次划分法
层次划分法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句子结构人手分析,要抓句子主干,即主谓宾。二是从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入手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三、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从书面语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很多时候这些信息并不是集中出现,而是分布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所以阅读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而且要重视对不同性质材料的理解。除了文字信息外,材料也会以图表、视频等形式出现。考生要具备从图表、视频材料中获取准确、有效信息的能力。
图表、文字、视频等都是当今信息时代的表达方式。所谓“筛选信息”,就是说要从图表、文字、视频等多种阅读材料中,找出特定的信息或重要细节。所谓“整合信息”,是指将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各种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整体的认识,作整体的把握。
(一)图表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所谓图表信息,是指将已知信息用图像或表格形式给出。它要求考生从已知图像或表格中获取信息,回答问题。图是指统计图及绘画等;表是指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一种形式。在文章写作中,图表一般作为论据或说明事理而使用。阅读理解型题目中也会出现图表来配合文字的情况,因此图表阅读是材料阅读的重要部分。
1.表格数据的信息筛选
(1)表格数据的界定
表格数据,是指将某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按其内在联系抽象成知识与规律。作答时要注意对题意、数据和知识点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2)数据表格信息筛选
数据表格信息筛选,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把统计表格的某个特征的信息,从多个不同特征的信息中抽取出来,再按其内在联系抽象成知识与规律,形成文字,进行题目作答。
2.统计图的信息筛选
(1)统计图的界定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
(2)统计图的结构
统计图的构成一般有四个部分:
①图示线形
图示线形是在概括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绘成的曲线、条形、平面、立体、回点和象形等。
②坐标和尺度
坐标和尺度是绘制图式的基本要素。它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决定图式能否准确反映图示现象的重要环节。
③标题
标题提示统计图反映的内容。标题一般写在图式的上面。
④统计图的辅助部分
包括基线、指导线、时间标目、数字说明、图例、象形图案、资料来源以及文字注解等。
(二)视频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由于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内容丰富、画面感强、生动有趣且易于接受,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视频材料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学会对视频材料信息进行正确合理地选择、采集、加工以及整理制作,了解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视频材料与统计图、表及其他平面静止视觉图像都不同:它是动态的,需要在观看或倾听的过程中把握信息。阅读视频材料的基本思路是:主体、具体措施、主要内容、结果。依据这样的阅读过程搜集、整合相关信息,并根据试题要求用文字将相关信息表述出来。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结构和思路
结构是就文章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文章的结构是指作者对语言材料的组织与安排、布局与谋篇以及文章内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统领(总领)收束(总结)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呼应)等等,都是文章结构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便于透彻理解文章。
题目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通常有一个从发散到集合,从模糊到清晰,从杂乱到有序的过程。最后落实到文章里,读者能看到、感受到的,常常体现为线索或写作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便于快速把握文章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关系密切:结构是外显的思路,思路是内化的结构。思路是谋篇,结构是布局;思路是内隐的,结构是外显的。因此要理清思路脉络,辨明行文结构。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明确行文的整体思路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辨明文章的脉络,就能对文章内容有较深刻的印象。
1.文章结构
文章从结构来看,有如下六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和解证关系。
2.文章思路
思路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以下三种: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思路又是作者头脑反应的产物。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总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因此形成的思路也就不同。文章从思路上看,有如下三种类型:时间型、空间型、逻辑型。时间型主要反映时间顺序,如先后、早晚等;空间型主要反映空间顺序,如上下、内外等;逻辑型主要反映逻辑顺序,如正反、主次、类比、归纳、证明、阐释、叙议等。记叙文一般以时间先后为序,因为事情发生总有先有后;游记常以游踪,即空间方位为线索,因为游览总是从甲地再到乙地。
(二)技巧分析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①看文体特征。不同文体,结构不同,如新闻结构的五要素、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散文的线索、小说以及戏剧的情节结构等,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文章的体裁上快速找到分析结构的依据,进而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②看关键句子。一是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是该段的总纲,文章的中心句直接就是文章的主旨。如果文章或段落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抓住、找准中心句。这样就等于抓住了段落或篇章的“纲”。二是体现文章思路或结构的重要语句。分两种:一种是总领或总结性的,分别位于段落或篇章的首尾,或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另一种是起承接过渡作用的,或紧承上文,开启下文;或与上下文的某一句或某一段遥相呼应。对下文来说是伏笔,是铺垫;对上文来说是照应,是呼应。
③看重点词语。一是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能表明文章中旬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比如“于是”“从而”表承接关系,“但是”“然而”“不过”“其实”“与此相反”表转折关系,“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样”表并列等等。二是解说性词语。科技文中,解说新信息、介绍新情况时,往往采用解说、举例的形式,分析层次时就要注意提示解说内容的词语,如“意思是说”“比如”“例如”“即是”“也就是说”等等。
④看构成关系。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部分与部分、句与段、段与层、层与部分、点与线、线与面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外部结构标志人手,特别要注意划分准确第一层次,不要搞错“辈分”,将大小层次混淆了。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艺术创作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在艺术内涵上,强调浪漫主义;在艺术语言上,强调写实主义。(承接)这样既导致了艺术精神的贫乏,也导致了艺术语言的单调。(承接)西方现代艺术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语言,也开拓了中国艺术家的思路。但是,(转折)中国人有自己民族的审美习惯,中国人对自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或者说中国的艺术家应该有对于世界美术史的独特贡献。”前部分包含两层承接关系,从艺术创作存在的问题谈到西方现代艺术引进的意义。材料的重点在转折后提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虽然可以引进艺术,但毕竟中国人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艺术家还是应该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2.把握文章思路的技巧
①抓题目。好的题目是文章的“题眼”。题目或是写作对象,或揭示了文章线索,或隐含了写作顺序。通过仔细推敲题目蕴含的信息,可以揣摩出文章的中心。题目揭示写作对象的,看哪些地方是直接写该对象的,哪些地方是从侧面写的,这样能大致理清思路;题目揭示文章线索和写作顺序的,则直接以此探寻文章的思路。如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题目揭示了写作对象。我们可以从“纪念白求恩”这个题目,联想到为何要纪念,白求恩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值得大家尊敬和学习等内容。
②抓中心句。中心句是表明作者思路与写作目的的关键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含义丰富深刻。这类句子往往出现在段首、段中或段尾部分,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段落核心和文章主旨,对理解文章整体思路意义重大。
③抓中心话题。如果中心句不明显,则直接去抓中心话题,哪些段落讲述的是同一话题就划分为一个层次,这样也能很快理清思路。有时文章的意思是多层次的,分析完每一个层次之后还要有主次之分,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递进关系,那就要提取主要强调的意思;如果是并列关系,那就把它们的意思联合起来,进行简要概括。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要点”的解释是“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材料内容的精要之处。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相对集中的表达一个意思,即段落大意,这就是全文的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的组合就是全文的中心。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材料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材料中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总结。
(二)归纳内容要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归纳
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避免过度臆断或揣度,这样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防止要点遗漏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在无字数限定的情况下,尽量多写要点,保证答案完整。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一)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字是明朗的、直抒的,而文学作品则比较含蓄。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特定论述,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可以通过分析概括性语句、作者评述、引用材料等捕捉到。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
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
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人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人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三)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赏析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体验与评价,包括对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写作风格等的评价,强调的是通过对作品中形象的分析,或者是对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的理解,也可以是对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欣赏作品的形象,领略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作品的形象是表达文章内容与主旨的载体。形象多种多样,根据作者写作侧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可以是一处景致,还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意境等等。人物形象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等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景物主要是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变换描写角度,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描摹景和物的特点,以此来寄托作者的情感。一般形象都有寓意,即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一形象,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品的内涵,通常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倾向等等,往往借助重要句子来体现文章的主要价值。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赏析作品内涵,进而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辅导
中学教资笔试 | 【直通车】2024上中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详情 |
【无忧班】2024上中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联报班】科一+科二+语/数/英/音联报 | ¥293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中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中学教资单项班 | ¥7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 |
小学教资 | 【直通车】2024上 小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优惠 |
【无忧班】2024上小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小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小学教资单项班 | ¥9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