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知识点解析

2015-11-15 20:02:34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

  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宏观——国家政策保障

  2.中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D.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①自主学习 ②合作学习 ③探究学习。

  E.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②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④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F.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新课改的教学观

  A.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D.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微观——学校具体改革措施:

  学校管理;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真题回顾】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题,其他题型全部答对,能够非常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答案】A。

  【解析】孙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中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制度。在他的评价中,分题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等级评价,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追求评价的科学和实效性,体现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水平和效果。选项中,只有B、C、D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性评价,A项不符,因而选A。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全责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

  (二)实现目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三)实现准则——教育公正

  1.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必须遵循“教育公正”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问题。

  2.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就是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在确保入学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会均等更加重要。

  【真题回顾】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D。

  【解析】题目中老师在全班面前当面质疑军军的考试成绩,认为军军以往的成绩差,以后的成绩也不一定好,没有看到军军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需要老师能够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因此选择D选项。

  三、教师观

  教师观既包括对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复杂性: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首先,因材施教。其次,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

  3.主体性和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教育影响有滞后性。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A.教师角色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B.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教师学会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实践性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一般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

  (3)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教师专业活动的实践能;

  教师反思和研究的能力;

  教师的心理素养:良好的情感特征,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

  2.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教师。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正规的专业教育;2.非正规的专业教育;3.校本专业发展。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终身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2.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已有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从而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新知。

  3.教育研究:是指教师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并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开展系统的研究,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题回顾】老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开小差。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制止,让学生站着听课 B.大发雷霆,要求学生公开检讨

  C.停止上课,对学生反复劝说 C.轻拍学生,提醒学生集中精力

  【答案】D。

  【解析】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和赞赏学生为主,帮助、引导学生领悟知识。在这道题中,学生开小差,老师应以提醒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课程继续进行,不耽误所有学生的上课进度。因此,选择D最合适。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 综合素质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