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中学教师资格心理学名词解释考点归纳

2015-11-20 11:41: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势。有目的,有方向,严格的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即控制无关变量,目的让自变量其作用,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即因变量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的探讨的研究方法。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 的各种心理科现象及其变化和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5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

  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8动力定型:是机能系统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对复合刺激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

  9感觉: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0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

  11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暂时起伏波动的现象

  12差别感觉阈限:引起主观感觉的刺激物的数量是经常变化的,但微小的变化并不是被人发现,只有增加或减少到一定限度时,才引起我们新的感觉。人们把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受阈限。

  13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4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感知能力

  1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

  16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17前摄抑制:指学习材料及学习活动队后来的学习产生干扰的作用

  18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19超额学习:指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常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20联想:由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现象。

  21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像

  22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

  23回忆:是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事物独立的在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

  24保持:是指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

  25识记:是通过反复感知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深刻映像的过程

  2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认识

  27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28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的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29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

  30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无意想象: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有一定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

  31有意想象:是根据某种目的,自觉的进行的想象

  32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的新表象的过程。

  33原型启发:是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34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的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3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6无意注意:预先没有确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7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需要一定意志与努力的注意

  38有意后注意: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他是有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39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40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

  41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激励着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有价值的工作中,乐意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42习得性无助感:是由于连续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43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44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5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他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46外部动机:指把活动本身当做手段。由活动以外的人或事激发起的动机,也就是说,他是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47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得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

  48动机冲突:是意志行动主要的内部斗争过程,他是在内心中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愿望进行权衡和选择的过程

  49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0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51激情:是一种爆发式,朦胧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都是激情的表现

  52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3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的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54道德感: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都属于道德感

  55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美得特征产生的体验

  56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57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58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59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60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61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62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6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

  64变式:是指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使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或共同规律

  65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66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识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67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68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69精细加工策略:是把新信息于头脑中的新旧信息连起来,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的策略

  70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改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7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即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

  72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73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74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它包括了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

  75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76正迁移:又可称为积极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作用。

  77负迁移:也可称为消极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阻碍作用,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8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及态度等)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79技能:是经过练习而获得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

  80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机能、操作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81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它是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成分。

  82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83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84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

  85道德情感:是指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86道德意志:是指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87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得由一定道德意义的行动

  88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89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里的变化过程。

  90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91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 综合素质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