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热门考点:学生观

2015-12-30 11:17:45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第二节 学生观

  高频考点提要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3.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4.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5.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学生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观的影响与制约。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教育活动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与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增长。

  小学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三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小学生刚入学时容易疏忽客体的“形状”特性,而会更多地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的错误。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形状的正确率会逐渐提高。

  其次,在方位知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位置和方向会有更清晰的知觉,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

  再次,在距离知觉方面,小学生对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可以确定,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这说明小学生的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2.小学生记忆和想象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记忆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

  其次,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

  再次,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记忆更多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随着知识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影响,小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不断发展,并逐渐占据优势。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生的记忆系统。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想象也日益丰富。小学生的想象经常是不合逻辑的,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思维的活跃性。这也是小学生的创造性比更高学段孩子高的原因。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具体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发展,知识的丰富和经验的累积使他们对具体想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逐渐得以发展。

  3.小学生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丰富、深刻和稳定。低年级小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高年级小学生情感更为稳定,自尊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强。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道德情感的逐步发展。总体而言,小学生在道德发展方面.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此外,在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中,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标志。

  4.小学生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但其发展速度具有不平衡性。小学四年级前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四年级后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

  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

  (1)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儿童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工程。完整良好的小学教育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例如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等,而且包括人文素养基础,包括关心他人、崇尚节义、待人宽容以及追求真善等。

  (2)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也叫整体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在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是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内在要求。

  (3)小学教育具有普及性

  由于小学教育是起始教育,是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因此它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必经的阶段。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性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的普及性,就是坚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发展,不应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别情况制订出具体要求,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才能、想象力和好奇心等。

  (2)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变化愈加丰富、深刻,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去保障和呵护,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

  最后,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评价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的作用,而且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正确、适当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过分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起到引导、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

  (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三、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小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

  (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小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意到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教育者要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对待可能由于地域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能因学生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歧视一些学生,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小学生共同发展。

  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的种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发展。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学生的自然状况看,他们的生理发展情况会有差异。从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状况看,也会存在学习水平的差异。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

  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小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正确地对待所有的小学生,促进所有小学生的共同发展,并不是让所有小学生步调一致,而是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自己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一)分阶段教育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分阶段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不同的阶段,然后依据这种阶段,给予不同阶段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资源。而因材施教则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分阶段教育同因材施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分阶段教育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有才能高低,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才能的高低来分配。因材施教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不同,因而要给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教育机会。

  (二)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教育活动中,不因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情况而歧视一些学生,给所有小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公正的要求。教育公平也包括不同学生不同个性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还包括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为本。人的全面社会文化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人要在社会文化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但是在这些方面的基础性发展水平上,各个方面的素质发展程度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和专门发展相结合的人才。专门性发展就是人的个性方面。让有审美特殊才能的人去专门发展体育竞技能力,或是让科学人才去专门发展审美能力等,都是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伤害,因而这种教育也是不公平的。即使人的同一种素质发展,不同的人发展可能性也是不一样的。譬如智力素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以人为本,教育公正,也意味着承认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快一些,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慢一些。

  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

  1.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

  (2)激励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

  (3)社会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每一种师生关系都有其特征与不同的影响: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是由于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

  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权威下才肯努力学习。

  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

  (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是指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民主平等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讲民主,这种民主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想火花。

  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教育的目的,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育取向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两者良好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4.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包容,情感上的相互支持。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综合素质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