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6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三)

2016-02-11 13:52: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19.下列属于合理信念的是( )

  A.学习取得的成就必须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B.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

  C.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过问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答案】B。解析: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必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事情 “应该”做得尽善尽美,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是很糟糕的事等。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20.思维反映的是( )

  A.过去的经验

  B.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C.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D.人的愿望

  【答案】B。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二、辨析题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的另外两个特点是:由甄别走向发展,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实现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2.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诱导他的学生,其弟子颜回这样称赞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3.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其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此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已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例如,给动物学家一块动物身上的骨头,他可以塑造出完整的动物形象来。这对于缺乏动物解剖学知识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办到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有:(1)知识;(2)社会;(3)学生;(4)科学和教育的发展;(5)政治、文化与哲学。

  2.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参考答案】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3.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有:(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4.简述良好情绪的标准。

  【参考答案】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1.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候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这位教师的学生说:“我们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结合德育原则,谈谈教师应如何处理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显然,材料中的教师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德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材料中的教师“总是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这表明该教师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没有做到严与爱的结合。

  (2)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管理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同时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多用正面教育,多表扬、激励。

  (3)教师只有遵循这些德育原则,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接着,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并且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弗兰克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体验敏感,多疑。这些特征导致老师公开读他的诗时,弗兰克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诗再被公开读,从此不想写诗,不再积极上进。

  (2)应该争取到弗兰克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弗兰克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弗兰克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中学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模拟题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