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0 17:11: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1960年提出了“课程改革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布卢姆
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析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4.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
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9.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10.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人们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
A.目的手段法
B.反推法
C.简化法
D.类比法
1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12.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A.相应的背景知识
B.概括水平
C.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D.A、B和C
13.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14.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15.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 )
A.项目检查表
B.评定量表
C.轶事记录
D.日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17.依据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教学评价可分为__________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18.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__________。
19.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__________记忆两种成分。
20.我国心理学界通常认为,用__________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21.__________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2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学习期待。
2 3.__________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24.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__________。
25.数学学习中数字运算影响到字母运算的学习,此为__________迁移。
26.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__________抑制。
27.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_策略。
28.__________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9.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创造性想象和__________。
30.问题空间由__________、目标状态和操作三部分组成。
31.强迫症包括__________,和强迫行为。
3 2.__________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3.有的学生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会更快落地”,这种现象属于 。
34.教师要求某学生,认真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参加兴趣组的活动,该教师依据的是__________。
35.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问题解决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37.简述转变错误观念的条件。
38.使用“头脑风暴法”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39.简要说明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40.简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42.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布鲁纳提出“课程改革论”,主张结构化学习。
2.【精析】B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精析】D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少年期。
4.【精析】D学习定势是指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者学习心向的影响。
5.【精析】D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6.【精析】A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同时还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属于顺向正迁移。
7.【精析】A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8.【精析】C根据练习曲线,中间会出现暂时的停顿,即高原期。
9.【精析】C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列图表等。而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注意二者的区别。
10.【精析】A目的一手段分析是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以此解决问题。
11.【精析】C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12.【精析】D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观在以下几方面: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3.【精析】A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教学。
14.【精析】C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5.【精析】D观察法的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项目检查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
二、填空题
16.学习过程17.常模
18.关键期l9.工作
20.心理模拟法21.元认知
22.学习需要23.群体凝聚力
24.前提条件25.垂直
26.前摄27.调节
28.发散29.创造性思维
30.初始状态31.强迫观念
32.课堂管理33.错误观念
34.普雷马克原理35.焦虑症
三、简答题
36.问题解决共同特点共有三个:(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37.(1)引发学生对原有观念的不满;(2)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可理解性;(3)显示新观念的合理性;(4)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有效性。
38.(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9: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4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三个。
(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四、论述题
41.(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性无助感。
42.(I)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4)受教育程度。品德行为是个人价值内化的结果。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无疑与教育密切相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所提高。总体上,教育程度与品德的关系,类似于智力与品德的关系。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章来源于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模拟试题
中学教资笔试 | 【直通车】2024上中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详情 |
【无忧班】2024上中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联报班】科一+科二+语/数/英/音联报 | ¥293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中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中学教资单项班 | ¥7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 |
小学教资 | 【直通车】2024上 小学教资笔面直通车 | ¥5980 | 查看优惠 |
【无忧班】2024上小学教资笔试无忧协议班 | ¥2480 | 查看详情 | |
【全程班】小学教资带背全程班 | ¥199 | 查看详情 | |
【单项班】小学教资单项班 | ¥99 | 查看详情 | |
【普通话】普通话考试急速提升班 | ¥9.9 | 查看详情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代理商区域 - 客服中心 - 在线留言 - 退换货说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人员招聘 - 网站地图 - 热点关注 - 寓乐优学 - CPS网盟合作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成员公司
Copyright © 2000-2018 koolear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东方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证050421号 京ICP备050676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616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