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详解:中学课程及教学

2016-08-31 22:51: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中学课程:

  1.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

  课程论是指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1918 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 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1950 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系统展开。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 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 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 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2.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会在 11 月上旬的补充试题里体现)

  3.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1.课程内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课程的分类不同

  根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即是单门学科还是多门学科,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注: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课程设置形式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它是由一系列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相互联系的科目组成的课程。 分科课程的特征:

  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

  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优点: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 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 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是:①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②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③以儿童的活动为中 心;④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 知识不系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 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 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

  国家课程的特征:它体现国家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 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 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 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补充)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 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 色。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 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 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 的需要。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 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显性课程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可以这样描述)

  隐性课程的特征:

  ①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②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③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④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⑤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⑥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 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 结构。)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实施情况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③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④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⑤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与状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两个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从 2001 年开始实施,到 2005 年全面推行。

  高中阶段从 2004 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有一半的省份使用新课程。国家在实施的过程制定了 一系列推进的策略,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做一些配合的工作和策略。

  中学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 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各种本质观

  教学过程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 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 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各种本质观: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理论界众说纷纭,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识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说是一种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 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在我国是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 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学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 过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

  2)发展说 。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该观点认识到了“认识说”的局限性, 认识到了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的其它任务,尤其是发展的任务,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就 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 目标要求的过程。”

  3)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教 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认识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突破了 “认识说”和“发展说”从教 学任务看教学本质的局限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机制。但也存在对教学主要矛盾 揭示不到位的不足。

  4)交往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学者们对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理解差异较大,对 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有人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有人 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有 人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有人视交往为教学本身。这一观点共同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 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 可以 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一观点虽然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 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 特殊性。

  以上不同的学说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着不同的 片面性。基于对以上不同观点的认识和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人的过程,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既要看到师生的平等性,也要承认师生客观上的不对等。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通过特 定的中介进行特定的互动而实现学生特定的发展的过程。这里所强调的“特定”是从教学的目的性、 计 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出发的,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的,是服务于学生 的身心和谐发展的。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 体作用相统一;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统一;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 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2、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①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 量地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因为:a、间接经验经过特殊的加工并且有教师的 指导,学生通过它掌握知识便捷而有效;b、学生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间接经验, 可以不受个体时空的限制,避免走前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而使学生用较少 的时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接受过来,使个体的认识达到同人类认识水平一致的高度; c、 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和改造世界,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②就教学中教学的任务 而言,学生在教学中主要的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即书本知识。

  3、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因为学 生的认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通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学生的间接经验是建立在直接经验 的基础上的。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是不要直接经验。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应将两 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偏面观念。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1、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 本质上的联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2、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正面)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 展和表现出来。(反面)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发展无从生长。

  3、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 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 。(事实)实践表 明: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① 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能有效地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②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 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 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③ 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了解实质教育派和形式教育派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

  2、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理由是:

  ① 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 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

  ② 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教学要求。

  ③ 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有较丰富的知识。

  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 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相对学习对象而言,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理由是:

  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被学生主动地吸收、消化才能为学生所掌握;

  ② 学生虽然许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仍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 观能动性。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要重视教 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将两者割裂开来,或是只强调某方面的作用是偏面的、 错误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2、教学为何具有教育性

  ① 从社会要求看,教学活动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来开展的,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

  ② 从教学内容看,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③ 从教学手段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也具有教育因素;

  ④从教师看,教师是具有一定思想观点的人,在教学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立场、观点、个性特 征,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

  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也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具有教育性。

  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关键是要看 学生如何接受教学,如何掌握知识。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 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 评定。

  1、备课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 几点:①教学目标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 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布置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培养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 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5.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补充)

  1、教学原则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见下面介绍。

  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 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 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 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由简到繁。

  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 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 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 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 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 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 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 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 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 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 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 告。

  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式的问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 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7.教学组织形的概念、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演变历史: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集体/课堂教学)—分组教学—多样化教学 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 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 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 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 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 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要求改革的原因)

  个别教学及其优缺点

  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轮流进行教学,在教师对某一学生施教时,其 他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最早采用)。优点:教师教学的知 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 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 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

  分组教学及其优缺点

  分组教学:指学校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实质上属于集体 教学,目的是为了使班级授课制更优化,解决其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 主要优缺点。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 性特点。缺点:(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 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 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8.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将对教学诸多方面作出新的调整,主要包括: (1).面向结果与面向过程并重。 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使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作为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传统强调的教 学形式;后者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在理解中体验知识得 以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等,它会给学习主体带来一种更高的价值。 (2)智力因素与非 智力因素并重。在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经验过程中是相互统一的,但 两者所发挥的作用及各自的发展并非是自发地齐头并进的。两者的真正统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作 出专门的努力。(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现代教学中的教师指导,必须是把学生导向学会学 习的境地,这不仅是终身教育的要求,而且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来看也是重要的,只有学会学习, 学习主体才会真正具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在促 进学生一般能力较全面提高的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创造性已成现 代人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此外调整内容还包括科学文化基础形式与品德培养并重、接受学习 与探究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等。

  (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整体改革实验,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应抓住以下两个主要问题:(1).运用整体性观点, 进行教材、教法、学法、考试、教学环境等的全面改革和实验,使各种教学因素有机地统一协调起 来,形成最佳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益。(2).提高 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可操作性。在改革和实验中,必须显示出较高的易为他人所仿效的可操作性, 即抓住教学系统中有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实质性问题进行变革和调整。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此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在课程内容更新上应注意二点:(1).协调好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 术课程和职业课程之间的关系。(2).协调好内容要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各地区、各学校、 各民族,课程内容应有所不同,应体现出多层性,这样统一性和多样性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前 课程形式的发展,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基本思路是:(1).有效地实现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 活动的结合。减少必修课时,课程少而精;选修课时要占一定比例,并增设选修学科;课外活动得 到加强,使之更好地配合必修、选修课的教学。(2).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在课程体 系中的地位。这三门课程能解决吸收新学科、新知识,课程内容的更新,联系社会实际等问题。(3). 强化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即把隐性课程纳入到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中来,在课程方案和 课程标准中要有提示,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综合素质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