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与人的发展

2016-12-30 23:01: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比起环境的自发影响来说,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

  ①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需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同时,还应争取学生家庭和街道等社会力量的配合,系统一致地去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力量更大,教育的效果更好。当学生家庭和校外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自觉地抵制和克服不良的影响,并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以及社会上有关机关团体的联系工作,调动学生家庭和社会力量中的积极因素,抵制和克服影响学生发展的消极的不良因素,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四)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其构成要素:需要、动机和目的。

  1)需要:由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所激发,是人发展的动力源泉。

  2)动机:当主体产生明确的需要,强烈地激起人的活动意向时,转化为各种水平的动机。

  3)目的:由动机所引起的行动的预期结果,目的制约着人的行动。

  1.体现

  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做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能自觉地做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2)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原则

  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

  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命题点4: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①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④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

  ⑤教育则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

  命题点5:青春期中学生生理的变化

  1.两个重要结论

  ①人的一生有两个关键期:新生儿、青春期。

  ②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

  2.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①身体形态变化;

  ②身体机能发展:

  ③大脑显著增长;

  ④性的发育与成熟。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