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综合素质 > 正文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人格理论(3)

2017-01-09 22:15: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显示自己的生产能力、创造力等基本能力,把它用于抚养下一代和关怀社会。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热爱家庭、关心社会,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个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人们回顾自己的一生,解决最终的同一性危机。发展顺利者会随心所欲、安享晚年;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悔恨旧事,失望、沮丧。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地位

  (1)适当的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埃里克森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适当的教育才能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适当的教育须须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教育。家庭和学校为儿童设计的教育情境须须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2)帮助学生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埃里克森认为,指导有方的教师对学生勤奋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强调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及课堂组织的方法对儿童自我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须须具有积极的学生观,并对学生的行为多作积极评价。

  (3)化解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危机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骚动的年龄,各方面都处于剧变时期。青少年希望被当做成人看待,他们愿以表示自己长大成人的行为作反应。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独立性的发展,不能再把中学生当孩子;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其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关注同伴之间的交往和影响;鼓励青少年自我教育。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综合素质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