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7-06-26 17:14: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我图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2.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3.( )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4.率先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德鲁克

  D.马卡连柯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活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6.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

  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7.首先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

  A.赞可夫

  B.布鲁纳

  C.凯洛夫

  D.巴班斯基

  8.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 (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考试用书

  D.教科书

  9.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教师资格考试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0.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 )

  A.实习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读书指导法

  1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 )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的关系

  C.民主平等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13.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4.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有 ( )

  A.突出道德争端

  B.询问“为什么”问题

  C.澄清与总结

  D.使情境复杂化

  1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 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

  17.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__________相结合。

  1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______。

  19.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20.人的____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1.__________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 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2.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 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2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24.学生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2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___和教科书。

  26.__________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 统化活动。

  27.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______为基础。

  28.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例如孔子要求“__________”。

  29.巩固新教材的工作,可以采取提问、重点复述、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

  30.课的结构受__________、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

  31.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3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入,博找以文,约我以札,欲罢不能。”颜回的话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__原则。

  33.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__________自己,是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34.__________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35.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是计划、行动、观察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37.简述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38.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9.简述运用榜样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要求。

  40.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4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D语文、数学、外语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

  2.【精析】B赫尔巴特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五段教学法.即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及应用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精析】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著看的。

  4.【精析】A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5.【精析】A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精析】B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7.【精析】C苏联十月革命之后的1939年,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这本书试图以玛觅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

  8.【精析】B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课程标准。

  9.【精析】B学制的建立表明制度化教育的建立,是其典型表现特征。

  10.【精析】C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讨论法运用时应扫意的事项。

  11.【精析】A实习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12.【精析】C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13.【精析】A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4.【精析】CABD是引入性提问的策略,只有澄清和总结是属于深入性提问策略范畴。

  15.【精析】C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儿童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二、填空题

  16.洛克

  17.生产劳动

  18.再生产科学技术

  19.学校教育

  20.遗传素质

  21.教学目标

  22.质量标准

  23.主体

  24.向师性

  25.课程标准

  26.课程设计

  27.直接经验

  28.“学而时习之”或“温故丽知新”

  29.练习

  30.学科特点

  3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2.疏导

  33.教育

  34.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35.反思

  三、简答题

  36.(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37.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38.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也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它们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要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9.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40.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2)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3)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

  四、论述题

  41.(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42.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种认识是发展,在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一课程与教材(客体)一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模拟试题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