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正文

陕西省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1)

2017-06-28 12:05: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艺术教育

  B.军事体操教育

  C.读写算的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2. 我国对教师实行的法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

  A.教师聘任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录用制度

  3.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成熟

  D.个体实践活动

  4.盲人的听觉一般都比较灵敏,这一现象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中的( )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5. 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 们……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的学者是( )

  A.霍尔

  B.洛克

  C.华生

  D.卢梭

  6. 推动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人的主观能动性

  7. 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分类的 ( )

  A.课程的功能

  B.课程的组织核心

  C.课程任务

  D.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51年

  B.1958年

  C.1985年

  D.1986年

  9.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来认识客观世界的( )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生活经验

  D.生产经验

  10.《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 杜威

  D.布鲁纳

  14.在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关键要素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15.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

  C.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D.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 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7.品德是个(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8.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A.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形成良好的班风

  B.帮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C.开展各种活动

  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主要由 __________等三个层次构成。

  2. 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 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______上来。

  3.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 成这些任务的需要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4. 练习的种类很多,根据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以把练习分为模式性练习、独立性练习、__________练习等三种类型。

  5. 课外辅导是教师帮助和辅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__________。

  6. 分组教学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可以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种类型。其中,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__________等编组。

  7.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迸一步 深化的,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8.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的一种内在态度体验,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__________作用。

  9.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__________。

  10.从一门规范学科建立的角度而言,一般认为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以德国赫尔巴特的 _________的出现为标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特殊功能?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4.我国中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5.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几年前,有一个美国教育家考察团到我国某地考察中学的科学教育,在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课堂里.他们听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执教的公开课。这位教师开始上课时即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过程根据目标展开,非常流畅。尤其是学生那对答如流的表现。以及教师对课堂时间分秒不差的准确把握,令陪同听课的一些领导和教师都非常自豪。但是,课结束之后,美国考察团的成员们却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坦率地提出:既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准确元误地回答,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吗?为什么?请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

  2.联系实际谈谈教师的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军事体操教育。

  2. C 【解析】我国对教师实行的法定职业许可制度是教师资格制度。

  3. A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D 【解析】盲人的听觉一般都比较灵敏,这一现象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互补性规律。

  5. C 【解析】华生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

  6.D 【解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 C 【解析】从课程任务的角度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8. 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9. A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来认识客观世界的间接经验。

  10.A 【解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

  11.C 【解析】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12.B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3.A 【解析】夸美纽斯是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

  14.D 【解析】 “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关键要素是行。

  15.A 【解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6.D 【解析】略

  17.C 【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

  18.B 【解析】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19.C 【解析】略

  20.D 【解析】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填空题

  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2.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实际水平

  4.创造性

  5.必要补充

  6.能力或学习成绩

  7.科尔伯格

  8.激励和调节

  9.活动节律

  10.《普通教育学》

  三、简答题

  1.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②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④课程理论。

  4.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原则;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④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

  5.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1.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围绕考生对案例判断后提出的观点,从教师上好课要求的角度,对案例讲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职业由于其工作对象、工作的手段、工作的环境的特殊性,因此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或者说适合于教师工作的个性品质包括了很多内容。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乐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主要有:冷漠孤僻、木纳呆滞、悲观生气、主观偏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无耐心、对学生有敌意、训斥学生等。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模拟试题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