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单选模拟题(1)

2017-09-06 14:55: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晕轮效应足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这是以偏概全的理解,即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不良印象后.就会影响他对这个人的其余一切不良或好的看法。“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即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2.D[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题干所述正是体现了内化阶段。

  3.D[解析]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4.D[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5.B[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该理论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学习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该理论比较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对有效的记忆方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术加以特殊训练。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材料对官能训练的价值。故本题选B。

  6.D[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反映和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保证所学知识与其来源一社会实践不脱节.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践中去。“小博士”工程所体现的正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D[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3)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故本题选D。

  8.D[解析]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它所包括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世界观及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是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的。它保证人的各方面发展沿着一定的政治方向前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粢为D。

  9.B[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   920年在马萨诸塞卅1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特点有:教师上课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因此.本题选B。

  10.C[解析]《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要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要指出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这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1.A[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由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受到某种奖励等因素激发。故本题应选A。

  12.C[解析]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做出缜密的抉择。道德情感就是伴随着道德观念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高度发展就构成了道德品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3.B[解析]这句话出自《中庸》。它的意思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作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

  14.D[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情绪受环境、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制约,并和心理学家辛格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15.B[解析]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16.C[解析]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的出现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如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提高使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等。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

  17.C[解析]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8.C[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19.B[解析]题-f描述的正是谈话法中复习谈话的定义。故选B项。

  20.C[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儿童的认知已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本文关键字: 教师资格证笔试 模拟题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