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面试指导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2018-02-17 10:43:20 来源:新东方在线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在高中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寡人之于国也》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本文通过孟子和梁惠王之间“民不加多”的对话,体现出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在论证自己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时大量运用排比和比喻。本文的说理性很强,语言精炼,学生通过学习本篇课文,一方面可以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另一方可以学习文中的说理方法,锻炼思辨能力。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掌握“数”“走”等生字词的意义,掌握必要的文言文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和历史资料,感受孟子辩词的思想性和逻辑性。

  3.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并能在生活中践行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文中的比喻、排比,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导入:同学们,上课。上课之前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孟子的一些名句,我听同学们说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有哪位同学可以补充的吗?我的语文课代表你来补充一下。好,请坐,他说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看来大家掌握的知识很扎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看看其中是如何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

  (二)整体感知

  1.简单介绍孟子和孟子的思想

  明确:孟子和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孟子的文章说理性很强;孟子提倡仁政思想,从他的名言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看出。

  2.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文言实词的含义

  明确:重点讲解“走”的意思是跑,“数”读“cù”意思是密。

  跟着名家朗读音频进行朗读课文,用原话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孟子在文中提出其“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2)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文中相应位置找原话即可。)

  (三)深入研读

  1.分角色朗读并找出本文围绕哪一个议题展开的呢?

  明确:围绕“民怎样才能加多?”

  2.各小组赏析文中的精彩语句。

  (1)孟子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疑问的语句。

  明确: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批注:孟子巧妙采用比喻,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既回答了梁惠王的疑惑,又论证了仁政思想,语言形象生动。

  (2)孟子论证他的“王道之始”具体内容。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批注:孟子运用四组排比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3)朗读课文,思考文中传达出孟子什么思想。

  明确:“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畅谈自己对仁政思想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孟子在论证“王道之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面试指导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