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面试指导 > 正文

中学教资面试: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教案

2023-11-08 18:58:14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说出数据库的概念,并能归纳总结出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数据库的建立步骤,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库的概念及建立过程。

  【难点】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校本课程”数据库: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数目众多,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为了随时掌握大家的选修情况,学校建立了“校本课程”数据库来存储相关信息,并且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与操作,同时提供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等服务。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数据库是怎么样的一种系统软件?数据库是如何建立的呢?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数据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操作数据库”的内容,回忆出数据库的一些特点。【数据集合、可共享的、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中关于“认识数据库”部分的相关内容,5分钟的时间,随后由学生代表归纳出什么是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它是一个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在数据库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识点。比如: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体,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资源的共享不仅满足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数据库是经历哪些步骤和过程进行建立的呢?

  任务二:数据库建立的基本过程

  教师讲解建立数据库时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过程:具体事物的特征通过人脑的加工,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然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图1的“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的图片,同时向学生讲解使用数据库管理“校本课程”信息时,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的过程:首先就要对“校本课程”和“学生”这两个事物进行分析,寻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课程”中,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很多,如:中国诗歌研究、趣味数学、古典音乐欣赏等,这些都称为实体。所有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很多。对于“校本课程”实体来说,其特征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负责老师等(这些都称为属性),在这里需要用到的是课程号、课程名称、负责老师、学生数四个属性。对于“学生”实体来说,则需要学生编号、姓名、性别、所在班级等属性。

  随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校本课程的例子,结合教材中图2关于“建立数据库的过程”相关步骤,5分钟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建立数据库的过程。【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然后从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最后根据需要使用数据库。】

  (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两人一组,8分钟的时间,结合本节课所学,相互讨论以表格的形式来列举建立数据库的步骤及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善建立数据库的步骤及任务,得到如下表格:

本文关键字: 中学教资面试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