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

2023-12-08 15:27:48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高中物理解题常见的六种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

  物理解题中运用的数学方法通常包括方程(组)法、比例法、数列法、函数法、微元法等。

  “方程组法”就是根据要求的物理量以及可以测得的物理量,从而寻找物理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例如,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中,就需要列出方程组,根据测得的电流和路端电压求解。

  “比例法”一般会应用在共点力平衡的问题上,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找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然后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根据题目变化进行求解。

  “微元法”就是通过限制“变化”所需的时间或空间来把变化的事物或变化的过程转化为不变的事物或不变的过程。操作步骤依次为:①选取元;②运用规律表达元;③叠加元求解全过程。

  二、“几何方法”

  运用几何方法来处理矢量间的几何关系,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思维方法。例如: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1)依据切线的性质确定圆心和半径:从已给的圆弧上找两条不平行的切线和对应的切点,过切点做切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为圆心,圆心与切点的连线为半径。

  (2)依据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该弦,并平分弦所对的弧)和相交弦定理(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来确定半径等 。

  三、“图像方法”

  图像是最直观最简洁的表达信息的渠道。解决物理问题的依据主要是相应的物理规律,定量给出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而采用数、形转换这一手段将给出的函数关系式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就称为函数的图像,它和用公式的形式给出的物理规律本质应该是一致的。但表现的形式不同,图像能够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有时候,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用图像法解题时更为明了、简捷。运用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既可以运用公式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运用图像的表现形式。

  四、“等效方法”

  等效法亦称“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等效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五、“对称方法”

  对称方法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更多的是指物理过程和规律的对称关系。物理学习中有镜像对称、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等。

  六、“假设方法”

  常有一些物理过程,其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方向存在着多种可能,在对这些过程做出定量分析之前,往往很难对所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取舍,而此时一般需要运用“假设法”来对物理过程做出分析。“假设法”的一般操作程序为:

  ①对物理过程作粗略的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找出各种可能性。

  ②在各种可能性中不失一般性的提出假设。

  ③在假设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物理过程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求得相应的结论。

  ④以相应的后继检验手段进行检验,以确定假设的真伪。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