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 历年真题 > 正文

2020下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2021-05-08 17:01:14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2020下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结构化(幼儿)题目解析

  一、认知类

  【题目来源】1月10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游戏贯穿幼儿学习始终,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提炼、提出观点

  我认为“游戏贯穿幼儿学习始终”这句话是正确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知识。《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2.分析论证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活动,也是幼儿自发的学习模式。游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是促进他们儿童身体、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发展以及成长的重要手段。如追逐游戏可以增强幼儿体质;科学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科学探索能力;《丢手绢》可以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等;

  在游戏中幼儿更能够主动、积极地探索,相反非游戏化的活动、教学会扼杀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甚至会让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3.落实解决

  游戏贯穿幼儿学习始终,让孩子在学中玩,作为老师可以这么做:

  (1)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例如,幼儿在角色扮演区假扮妈妈喂养娃娃,假扮医生给病人看病。他们通过扮演游戏中的角色,知道了角色的特征、发展了想象、促进了社会化、发展了语言。

  (2)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游戏的形式。例如,数学活动《9的分解与组成》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播放一段音乐,当音乐停止时,带有数字宝宝的小朋友要躲进与其数字相加是9的数字小屋;还可以套用“点兵点将”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回答问题。

  (3)可以将学习和游戏进行紧密结合。教师教会幼儿认识物体的形状、色彩、大小、轻重等特征,了解结构造型技能;幼儿在玩搭积木、串木珠等的结构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家园共育。教师也要引导家长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并掌握在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例如,玩“小熊吹泡泡”游戏,可以建议他们去追泡泡,观察泡泡飞舞与消失的有趣现象。

  【题目来源】1月10日 山东省济南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提炼、提出观点

  幼儿园小学化是教育部明令禁止但时有发生的一个问题。部分幼儿园自身专业性不足又迫于家长压力从而错误地让幼儿过早地学习小学的知识,这会给幼儿学习带来很大的危害。学前教育机构应遵循儿童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律,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杜绝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和照搬小学上课模式的“小学化”。

  2.分析论证

  小学化的危害:幼儿学习小学知识难度较大,容易受挫,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利于幼儿后期的学校学习;枯燥的小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足,会引起幼儿厌学情绪,而只注重知识的小学化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

  小学化的原因:在当代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幼儿园及老师科学保教理念及能力不足,又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和幼儿过早面临升学压力的影响下进行小学化教育等综合因素造成了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

  3.落实解决

  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可以这么做:

  (1)各地教育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措施规范学前教育,淡化其浓重的应试功利色彩,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加大监管力度,对幼儿园进行不定期抽查。

  (2)幼儿园遵循教育规律,转变教育理念,将教学重点从学习外语、拼音识字转向重点培养孩子真善美的价值观、与人相处的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等。

  (3)家长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潜在危害,改变以往的功利和焦虑心态,真正还孩子一个宽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4)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育观念的提升,即明确幼儿教育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即通过更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5)完善幼小衔接机制,避免幼儿面临升学压力。

  二、实践类

  【题目来源】1月10日 山东省聊城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明明长得比较高比较壮,他活泼好动,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说他欺负自己,经常有打别的小朋友的事情发生,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明确问题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儿童时期的反社会行为的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明明这种行为属于攻击性行为,同时问题中也反应了幼儿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会进行及时解决。

  2.分析原因

  (1)明明本身又高又壮,且活泼好动,通过主动但不友好的方式进行同伴交往,是典型的被拒绝儿童。

  (2)家长或老师可能没有做好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进行效仿。

  (3)在日常生活中明明可能受到电视媒介等的影响,导致幼儿具有了攻击性行为。

  3.解决问题

  (1)首先,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活动中多关注明明,在幼儿有攻击性行为时及时制止,引导他做一些静下来进行的游戏,培养其耐心及稳定的个性。

  (2)其次,要组织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如“我爱我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做游戏”等,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使幼儿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攻击、伤害他人是不对的,逐步学会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游戏,让这些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儿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不同的想法,从而提高其意图知觉水平。

  (3)再次,培养儿童的交往技能和自控能力。①采用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和情感训练法来培养儿童的交往技能。②通过讨论,游戏体验等多种方式,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及时疏导并教给儿童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方法。③也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有关问题予以启发,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其各抒己见。

  (4)最后,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即让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学会体验受害者的痛苦。同时树立正确的榜样作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榜样,最好是让他多与那些理智处理问题的幼儿接触,交朋友。

  总之,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榜样。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多给予鼓励,这样才能铲除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同时也要及时了解来告状的小朋友的诉求,关爱每一位幼儿,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题目来源】1月10日 山东省聊城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有个小朋友喜欢带着自己的玩具去幼儿园,作为老师你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综合分析

  (1)明确定位

  带玩具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行为本身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具有体积小、尖锐等特征的玩具,所以教师应多给予幼儿心灵的支持与爱护,并引导其改正不良习惯。

  (2)分析核心问题

  ①自然反应:幼儿们大都有“献宝”的心理,一旦自己有好东西就忍不住要告诉别人或带给别人看,这是很自然的行为。

  ②善意分享:有时幼儿出于好意,想把玩具带去跟好朋友一起分享;有时希望和别人交换玩具玩;有时是想借交换玩具来结交朋友。

  ③好胜心理:当某个小朋友带了新玩具,而自己没有,心里很难过,一旦自己有了新奇玩具,自然就急于让对方知道,以“弥补”失落。

  ④挚爱之情:舍不得和特别心爱的玩具分离,把玩具人格化,怕玩具自己孤单。

  ⑤情感需求:幼儿在出入园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分离焦虑”,有的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作为陪伴,会稳定不安、惶恐、害怕等情绪。

  ⑥家长娇惯:家中的家长对幼儿过分溺爱,无条件满足幼儿各种需求,放任幼儿携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去幼儿园。

  2.解决问题

  (1)让幼儿主动不带小玩具,要对症引导

  例如:给予分离焦虑的幼儿多的拥抱和抚摸,让其快速融入环境而逐渐脱离对玩具的依赖;对想炫耀的幼儿说:“老师和小朋友们都知道你有很多很棒的玩具,可以让妈妈拍些照片放到班级群微信中,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分享给其他人了。”要引导幼儿知道带玩具到幼儿园是不太正确的行为。

  (2)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可以将一些真实案例、文章或视频等,通过家长会或者微信群给大家分享,让家长知道:不恰当的玩具进幼儿园,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后果。同时,请家长一定配合老师工作,在把幼儿交给老师前,认真检查幼儿的物品。

  (3)老师把好关晨检入园关

  早入园认真对待,户外活动注意观察,看幼儿是否把小东西放进口袋,在户外活动结束后,也要做好检查;午睡更要观察幼儿口、手、床上等,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离园给幼儿整理衣物时,再进行检查,保证万无一失。

  幼儿随身携带小东西的隐患一直存在,老师要有耐心、责任心、爱心,知难而上,牢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厌其烦、时时留心”的十六字“箴言”,这样的琐事一定会向“零”的最小化趋近。和家长建立好教育者同盟关系,让家长成为教师工作的同行者而不是逆行人,家长和教师的育儿观点可能不同,但是对幼儿的爱是相通的,只要从爱出发,家长最终都会很好地配合教师工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关键字: 幼儿教师面试 结构化面试试题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