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历年真题 > 正文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2021-05-08 22:25:32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法导入。教师提问学生学习过的诗文形式和记忆最深刻的篇目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课。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什么呢?元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板书:天净沙·秋思】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课前已搜集相关资料,请学生介绍作者马致远及元曲,以及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明确: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本文就是小令。

  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本曲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凄苦。

  (三)深入研读

  1.再次朗读诗歌,思考:作者选用了大量意象,哪些意象突显了悲凉凄苦的氛围?

  明确: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到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可以联想到主人的清贫。景物描写,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情,营造了凄凉无比的氛围。【板书:正衬】

  2.小组讨论,诗中其他的意象对氛围的营造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小桥、流水、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这里用的是反衬,以乐景写哀,使得悲意更浓。【板书:反衬】

  3.男女赛读,读出“悲凉之感”,与同桌交流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明确:全诗仅28个字,言简而意丰,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板书:白描】

  4.全班齐读,思考: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作者表达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凄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板书:孤寂凄苦、思乡】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身处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之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不仅意境突出,还包容了音乐美、绘画美等艺术。我们学习了这首小令,从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它不愧为艺术成就极高之佳作。所以,我们应多读一些诗文佳作,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布置作业:根据你的理解,发挥想象,将这首小令扩写成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元曲。

  【参考答案】

  元曲是汉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初中课文中涉及到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而高中语文中的《窦娥冤》属于杂剧。元曲作者数不胜数,其中以“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的成就最高。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以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和唐诗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元曲又有它独特的魅力,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又显得直白泼辣,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你的作业是让学生将元曲改成文章,你认为实际教学中可行吗?

  【参考答案】

  我认为是可行的。元曲一向以精炼著称,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我认为同样适用于元曲。《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虽然篇幅短小,但却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基于这些特点,要求学生将元曲改成文章在实际教学中也是可行的。当然,我也会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适当地提出对文章的要求。比如字数不必太多,三百字左右的小短文即可;另外题目和文体也可以不加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其实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类似续写和改写的小练笔,比如小学的《牧童》这首诗歌,就曾经要求过学生改成小故事,所以改写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初中语文《海燕》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法。教师播放有关《海燕》的视频,并加以描述。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面,飞翔着这样一种海鸟: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这篇充满激情的文章《海燕》,一起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板书:海燕】

  (二)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诵音频,圈点勾画出生字词。

  明确:呻吟、翡翠、蜿蜒。

  2.齐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几幅画面来展现海燕的形象的?

  明确:第一幅,风卷云集;第二幅,暴风雨迫近;第三幅,暴风雨降临。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板书:来临、迫近、降临】

  (三)深入研读

  1.再读课文,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这三幅画面展现了海燕怎样的形象?

  明确:①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海燕是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在海上高傲地飞翔。②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是一个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到来的形象。③暴风雨降临时,海燕是一个顽强呼唤大无畏的战斗者的形象。【板书:勇敢乐观、自信迎接、顽强呼唤】

  2.小组讨论:结合背景,说说文中出现的事物都有什么含义?

  明确:①大海的波涛: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②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③乌云、狂风:象征反动势力。④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⑤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3.分小组朗读课文后思考:通过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赞美海燕勇敢乐观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惧困难的战斗精神。【板书:战斗精神】

  (四)拓展延伸

  结合实际谈一谈该如何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暴风雨”。

  明确: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海燕一样,不屈服于暴风雨、困难。

  布置作业:课后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本篇课文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本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方法。本篇课文中,出现了大海、海燕、海鸭、雷声等多个意象,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沙皇反革命的黑暗势力。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式,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害怕革命着,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以及与其他形象的对比,讴歌了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形象。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请你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答案】

  ①营造良好朗读氛围。第一,结合课标,教师可以举行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朗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课外朗读、诵读,提高朗读水平,积累语言。第二,恰当发挥范读作用,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我让学生带着一定任务去读课文,这样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培养语感。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散文诗的学习离不开对于文本的阅读,本节课的内容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培养良好的语感体验。

  ③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文、配乐朗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等。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初中语文《天下国家》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播放《战狼》电影片段。各大影院热映的《战狼》,是一部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战争影片。特种兵们为保护同胞而热血奋战,展现了中国军人面对外敌时的铁血豪情。今天也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国家”,一起来分享中华民族英雄事迹,以及流传千古的爱国诗词、名言。【板书:天下国家】

  (二)揭示主题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电影台词让无数观众为之热血沸腾,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家、国、天下的关系。

  (三)实践探索

  1.学生通过教科书、报刊杂志及网络,收集、查找爱国人物故事或名言,进行分享。

  2.自由结为小组,选出小组长,汇总各组资料,并进行分享。

  (四)展示交流

  1.“群英会”【板书:群英会】

  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交流,再由小组成员投票选举组内“故事王”。接着,配以图片、视频,进行全班分享。如:

  (1)陈天华遥寄血书

  (2)清末抗英名将关天培

  (3)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4)有气节的外交官杨儒

  评分细则:每组推举1位评委(共10人),从人物事迹选取、故事加工程度、语言表现能力等三方面进行评判,每人10分,优秀8-10分,良好5-7分,一般5分以下,累计得分。

  2.名言会【板书:名言会】

  评分细则:以小组为单位,10小组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每组1位选手参赛,并有2人组成智囊团,以抢答的形式进行,5分钟内说出名言数量最多的加20分,第二名15分。

  名言示例: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秋瑾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莎士比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朗诵会【板书:朗诵会】

  朗诵篇目在课前由班内推荐、评选,共5篇。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贺《南园》、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闻一多《一句话》、艾青《我爱这土地》。

  评分细则:每组1位选手参赛,以抽签的形式决定朗诵篇目。每一组比赛时,任选三组(每组1位评委)进行打分,从内容熟悉度、语调抑扬顿挫等方面进行评分,优秀8-10分,良好5-7分,一般5分以下,每个参赛选手的最终成绩取平均分。

  (五)拓展延伸

  教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小组活动中的配合度,评选“最佳展示奖”。

  (六)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用手抄报、绘画、书法作品等形式,将整理出来的爱国故事、诗歌、名言在班内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参考答案】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朗诵,了解朗诵的基本要求。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情感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读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为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朗诵时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重音、语速、句调。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诵时,教师应根据以上朗诵的要求做出一定的朗诵指导。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介绍一个爱国诗人及他的爱国作品。

  【参考答案】

  陆游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更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就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历任隆兴府通判等职,因为坚持抗金,多次遭主和派排斥。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要旨,就连去世前所写的《示儿》也是希望看到收复沦陷的国土。但是陆游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如《书愤》一诗,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书愤》全文如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本文关键字: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 面试真题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